给电动汽车泼点冷水
【编者按】如今电动汽车推广如火如荼,国家和车企似乎到了狂热的程度,不得不说目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似乎使得这一切顺理成章。撇开充电麻烦、续航里程短;充电桩充电站建设耗资巨大不说,电动汽车是否真正的环保,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随着特斯拉的火热,硅谷这种“外行”又要给汽车行业上课了。特斯拉被称为汽车行业的苹果公司,它用IT的理念造车,用互联网开放的理念,博采众长,也终于达到其目的:“让电动汽车不再是丑、慢、无趣的产品。”随着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加上国家政策的推动,电动汽车似乎又火了起来。
说到特斯拉进入中国,确实吸引了一批粉丝。中国市场的潜力也让特斯拉寻求政府帮助来建设充电站以拓展市场,然而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却表示没有兴趣。在中国,电力行业是国家垄断,除非国家政策支持或是盈利巨大,否则要和电网合作难上加难。然而想要通过充电站盈利,在电价上做文章,恐怕消费者不会买账。
况且电动汽车也并非完全环保,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力以核能为主、煤电为辅,特斯拉每公里大概排放二氧化碳 122g,个别以煤电为主的州每公里排放175g至190g,而我国国内传统内燃机车排放才150g至160g,综合来看特斯拉比传统车的二氧化碳排放还高。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大概只有在法国这样电能大部分来自核电的国家才会是真的“无污染”吧。
传统汽车行业巨头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傻,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前两年,大部分汽车厂商都研究过电动汽车,日本从70年代就开始了,最后结论是电池技术不突破,其它做的再好也没用,只好放一边。美国放弃了2015百万电动车的推广计划;欧洲如此严苛的排放标准加上碳排放的种种限制,也没见德系车有多少纯电动车型;日本研究电动汽车的那么早,现在在干什么?丰田、本田都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将是最终目标
燃料电池技术对比电动汽车:重量轻,能量转化率高,加燃料比加油一点不慢,若是氢燃料电池产物就只有水,几乎没有污染。这一系列的优点,可以说是汽车能源理想的解决方案。电动汽车这么热,有一个好处,就是电机技术和电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对未来燃料电池汽车统治行业是极好的。
日本很早就研究电动汽车,但是国情使得日本最后放弃了电动汽车,能源危机促使其不得不“热衷”于氢能燃料电池车的研究。日本国内电能多数还是靠石化燃料,多了一次转换,能源效率就更低,所以发展电动汽车对于日本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尽管如此,日本的电池技术却还是世界上领先的。 日本有着普锐斯等最适合商业推广的混合动力车型,却仍然执意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而且几乎跳过了纯电动汽车,现阶段制氢成本略高,日本或许不在乎,能源安全才是关键。
但是其实氢燃料电池在日本不仅仅本田、丰田在研究,JX日旷日、昭和壳牌(类似中石化中石油)等一干能源企业组也建了日本氢气供应和利用技术研究协会HySUT,大力发展氢气利用和氢气供应设备。

当然,氢能源也有其限制,催化剂铂金属全球储量堪忧,加氢站建设也需要大量投资,但是至少数量上讲要比充电站需要的少得多,然而储氢技术已经不是难题了,唯一比较难解决的高制氢成本,随着技术发展也会逐渐解决。
目前日本和美国都有氢燃料电池车型投放。但是不要一厢情愿联系到我国,“基本国情”永远是我们难说的痛,况且氢能源目前我们也消费不起,就连自主品牌电动汽车没有财政补贴也算很贵了(对于同性能汽油车来说),不过我国现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包括插电混动),大概也是转型期的一种过渡战略。纯电动汽车不是未来,燃料电池汽车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