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反垄断调查,高管成漏网之鱼

admin 发表于 2014/08/21 13:48:08 来源: 汽车财经

【编者按】我国汽车行业的反垄断第一张罚单已经开出,但是这还不够。要知道在美国,参与垄断串谋,不仅要罚款,而且还要坐牢。但是实际上,美国各行业反垄断的进行也并非一帆风顺。抓了一些小喽罗,大鱼可能还逍遥法外。


  美国汽车行业供应商价格垄断案中,很少有C级高管被控诉。

  美国反垄断部门对汽车行业供应商调查和起诉的范围非常广,但级别还不够“高”,此处高是指出现在法庭上的还都是中层管理者。

  在汽车行业供应商企业中,CEO和CFO经常和销售团队一起参观拜访其主要客户--整车企业,以建立新的商业合作关系,然而美国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的过程中, 却鲜有供应商母公司C字头高级管理人员以个人名义被起诉而下台。

  2013年10月,总部位于东京的高田集团与美国地方法院达成认罪协定,承认垄断行为,并为对其限制贸易的指控缴纳7130万美元的罚款,同时被指控的还有21家公司的高管,这是美国此次反垄断调查中首次高管被指控。

  2013年9月份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第一轮认罪协议公布,高田集团销售部门前总监,Gary Walker,同意认罪并服刑14个月,还要支付2万美元的罚金。

  其他以个人名义被指控的被告人大多与Walker头衔相同:来自日本矢崎、日本电装、日本古河电器、日本藤仓、松下汽车系统、G.S. Electech等公司的高管,大多是负责本田或丰田等业务单位的销售部门的经理或产品经理,全球市场部主管或销售部的总监等。这些高管在美国本地或美国子公司任职,而其在亚洲和欧洲的母公司已经承认了垄断行为。

  官方披露的长达十几年,跨越十几个行业平台和三个大洲的同谋行为,一些C级高管真的就能摆脱干系吗?美国反垄断调查部门和欧洲、日本的反垄断部门曾对此开展联合调查。
  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公司内部肯定追究了某些C级高管的责任。
  高田公司发表声明称,高田公司的董事代表们,包含主席兼CEO高田重久,同意返还一个季度薪资的30%以表示对认罪协议的“认识”。而其他的董事除一个外部董事外则同意返15%的薪资。
  专家和律师称想从董事会办公室里“请”这些高管去法庭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他们还在海外任职时。有时也会成功,但几率很小。

  航空货运行业截至到2013年是美国反垄断调查中罚款数额最大的行业。卢森堡国际货运公司前CEO,之后成为该公司高级顾问的Ulrich Ogierman,在2011年末认同对其同谋行为的指控并服刑13个月。他参与了2001年到2006年初之间提高国际航空货运价格的串谋。在他之前,秘鲁航空货运公司前CFO和首席商务官也在同一案件的调查中认罪,同样罪名的还有总部位于迈阿密的航空货运公司Arrow Air公司前总裁和迈阿密South Winds Cargo公司前总裁。

  美国司法部自2007年以来对航空货运公司垄断同谋案件的调查开出了超过19亿美元的罚单,汽车行业则“迎头赶上”,也迅速增加到17亿美元。航空货运同谋垄断案件中,涉及到22家公司,24位高管同样是销售部门的主管或副总裁。

  另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中,亿万富翁,购物中心开发商,Taubman公司的A. Alfred Taubman,2002年被判入狱1年并处750万美元罚款,此项处罚基于他任职苏富比控股公司主席期间的垄断行为。苏富比公司也卷入一个垄断案例。

  公司员工不合法的行为公司都要负连带责任,无论大小;而公司案件,个人只有在实际参与的情况下才需要负责任。“谁卷入案件取决于司法部门的证据,在汽车行业垄断案中,证据一般无法证明CEO们或是更高级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或参与了这些会议。”密歇根大学反垄断法教授Dan Crane说。

  让国外的CEO出现在美国反垄断案法庭上简直是历史性的挑战,Taubman案件中与其相应的佳士得公司相关责任人最终也未出现在法庭上。这起案件中苏富比和佳士得公司自1993年就开始合谋指定价格和佣金,长达6年,获取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额外佣金。苏富比公司前CEO Diana Brooks认罪并承认Taubman让其和佳士得串谋,佳士得公司的Tennant和Taubman一起在纽约被起诉,但无法将他从英国引渡来受审。

  在当时,反垄断案指控几乎不可能引渡相关人士来受审。近几年英国一些法规有所改变,情况有所好转。

  基于反垄断调查的理由,引渡很困难,但不是不可能。刑事责任要追究个人责任,但在一些国家,你只有找到此人,才可以起诉。

  检查机关还收到了对巴西泰康公司前CEO和惠而浦公司子公司高管的起诉书,称其对全球制冷用压缩机价格进行操纵。但是两年之后,此案的相关高管也未在法庭露面。

  汽车行业垄断案中对C字头高管的起诉也远未到来,2011年线束制造商日本古河电工认罪协议中,特别排除了前美国子公司CEO,Shuji Hayashida。他也没有被起诉。

  看来汽车行业反垄断,不是所想的那么容易,即便有了法律,有了证据,有时也不能让关键的人物伏法。对于我国来说,反垄断法中未对涉嫌人员的刑事责任有规定,只对垄断行为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作出规定。不过,反垄断的目的,不在于罚款,也不在于抓几个高管,而是要肃清整个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和滥用市场支配权力的行为,只要市场环境好了,反垄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相关阅读

印度对14家汽车厂商开出罚…

【编者按】在汽车市场,印度的情形大概和中国有相似之…

反垄断,向国外学什么?

【编者按】2014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生效6周年…

新闻分析之一:依法反垄断

新闻:9月18日,交通部等10部委联合发文称:破除维修…

汽车保险行业的“毒药”

【编者按】俗话说“人之美酒,我之毒药”,对于一些司…

反垄断:外媒隔岸观火

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反垄断的火苗正越…

新闻分析之二:请为非配套…

新闻:交通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