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中中汽车合资公司诞生

admin 发表于 2014/08/07 16:19:26 来源: 汽车财经

【编者按】近日,比亚迪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建设项目的议案》,公司和广汽将设立合资公司合作生产新能源客车。乘着新能源政策的东风,双方强强联合,资源互补,为迅速抢占新能源市场埋下伏笔。然而,随着比亚迪各地合资厂的纷纷建立,“冲破地方保护”和垄断的界限日益模糊,值得玩味。

    8月5日,比亚迪广汽合资成立了新能源车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51%、49%股份。产品面对广州巿的公共交通车辆。这将为比亚迪的产品销售展现诱人的前景。

    比亚迪在各地的合资厂已经有好几个了,除了广州之外还有设在昆明、西安、长沙、天津、武汉等地的合资厂。这其中包括了正在积极筹备的项目。为什么要在各地设合资厂,按公开的说法是为了冲破地方保护,而釆取的有效方法。因此像广州距离深圳仅百十公里也要另外建一个厂。也就是说未来广州所需要的几千辆电动大巴、电动出租车,更或是其它公共服务车辆,都将采用该合资公司产品。其它地方产品就免谈了。

    这在当前是否让人嗅到了一点垄断的味道了呢?垄断的原意是独占,即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那么,在未来广州新能源公共交通运输车市场上又有几个经营者呢?显然,只有一个。其形成的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可以胜过当前反垄断法所针对的目标!

    如果全国各地的新能源车都如法炮制,那全国的市场岂不被分割了。巿场竞争也就大大削弱了!这又如何体现中央在去年11月28日全会决定中所提出的让“巿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呢?

    当然,在这场博弈的游戏中,表面上看比亚迪损失了49%的利润,但实际上,它免去了艰难的市场推广费用 ,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广州市场,做大了规模,还能降低成本。而广汽作为“地头蛇”,略尽地主之谊就坐收不菲的利润。但这种双赢的局面,最终输掉的是我国汽车产品的竞争机制。

相关阅读

英、美、日、韩,比亚迪下…

【编者按】近日,比亚迪进军韩国市场,同时获得美国市…

比亚迪获100张新加坡出租…

【编者按】日前,新加坡政府向比亚迪颁发100个电动出…

2016 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

汽车财经网12月5日讯,12月15~1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

比亚迪智利寻锂材料生厂商…

汽车财经网4月10日讯,据《金融时报》报道,比亚迪目…

投资高达18亿 比亚迪设立…

汽车财经网6月27日讯,6月26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

一周热点:FF首轮20亿美元…

一周热点:FF首轮20亿美元融资获批、上汽集团成立人工…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