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能否成为商用车的新鲜血液?
【编者按】发动机噪音响、尾气排放超标、车况差,这些几乎已经成为了当下我国商用车的典型综合症。然而,从国家的政策上来看,除了对其出行的范围进行限制,就再无更多的解决方案。那么,在家用车领域正火热的新能源技术,是否会改变这一格局?
随着市场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已经不断被普及。从起初的乘用车市场,开始逐步转型到商用车市场。但是,不同于传统家用车,商用车对于续驶里程及动力性能方面的需求往往要更高于家用新能源汽车。那么,对于新能源而言,商用车的突破口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具备新能源所累积的优势

显然,在一两年前购置一辆新能源汽车,对于车主最大的困扰势必就是在车辆续驶里程报警时,却不能像寻找加油站一般及时找到一个充电站。
而这样的困扰随着我国进一步普及新能源配套设施,已经将充电站覆盖到了城市大部分地区,再加上国家的新能源充电标准也已经开始统一化。因此,对于商用车而言,或许只需要在充电站里面增加几个适合停放的大型车位便可实现快速充电。
其次,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自然还体现在安静和环保,这对于商用车来说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点。从快递、搬家乃至大型物流的需求都免不了商用车的出现,然而尾气排放超标等因素也往往将这些车辆拒之门外。显然,新能源的出现也能有效避免这类脏、乱、差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能源商用车的管理,不少都已经有了全新的政策支持。以深圳为例,车身长度不超过6米的纯电动重、中型货车,允许在限制普通大型货车通行的路段和时间通行。不仅如此,深圳市中心还为纯电动商用车提供了部分专用停车位,从而允许纯电动货车在这些路段有限制的免费停靠。
可见,新能源商用车在不少程度上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是,作为一家企业盈利的一部分,新能源商用车在某些因素上还是会被制约发展。
成本和活动半径依旧会制约发展

购置成本就是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制约因素,以家用车新能源汽车为例,新能源车型的售价最起码是普通燃油车车型售价的1.5倍甚至更高。因此,当这个价格被放到需要被大批采购的商用车上而言,显然就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其次,续驶里程的限制,也会大大制约商用车的活动半径。而这带来的影响可能不仅仅只是工作范围的缩小,甚至会使企业之间合作的中断。
由此可见,诚然新能源商用车对于市场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高成本和低续驶里程,也是车企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尚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