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再曝丑闻的跨国公司神话
【引言】近日曝出日本三菱汽车为获得更高的燃油效率,涉嫌在设定轮胎负荷值时作弊,以获得相关燃效认证。而这些存在违规操作的汽车若接受正规测试,预计油耗将较目前水平增加5%~10%。此事件涉及62.5万辆汽车。受此影响,当天三菱汽车股价市值一小时蒸发66亿美元。
这是三菱汽车近年来第三次爆发大规模丑闻事件。2000年和2004年三菱汽车两次因隐瞒车辆缺陷记录和客户投诉信息而被曝光。
本次涉嫌作弊车型为eK Wagon、eK Space,以及与日产合作开发的DAYZ和Dayz Roox。因此,这次造假事件是否与日产有关,还有待证实。
作为跨国汽车公司在汽车节能减排方面造假之事已经被证实或有待证实的,近年来已有数起。
去年9月份大众“排放门”就是典型案件,受此案牵连或“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还有若干家整车公司和汽车零部件公司。或许9月28日,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博世集团发表“我们还向其它几家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排气后处理装置。如何使用该装置则由汽车制造商负责”的声明,颇为意味深长。只是因为某些政治或经济上的原因,此事在欧洲范围就偃旗息鼓了。
但美国却不肯善罢甘休。就在曝出三菱汽车丑闻的同时,新闻又播出了大众终于答应满足美国政府去年就提出的条件,与其达成和解的新闻。大众将向车主回购50万辆装有作弊软件的2.0L柴油车,包括奥迪A3、捷达、高尔夫等,此外还将支付10亿美元的赔偿金以平息此案。
跨国公司的神话泡沫屡有破裂决非偶然。客观地说,伴随着各国节能减排标准越发严苛的同时,全球经济大环境惨淡,市场竞争却日益激烈。因为人性的弱点驱使企业的逐利性,往往可能盖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性。跨国公司也不例外。
从内因上看,跨国公司高管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层层传递既要压缩成本,又要达标的任务压力。在这根目标链中,谁也不愿因成为掉链子一环而丢掉饭碗的“军令如山倒”企业文化是这类丑闻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