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设计师在Workshop中迸发灵感火花
【编者按】如今的汽车设计不仅仅要求体现外观的创新,还要求设计师基于现实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如健康、教育、农村的需求等等。一群青年设计师汇聚在工作坊(Workshop)中,在有限的5天时间内,针对2030年的农村用车,展开快速设计。
由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主办的中国·安亭2014汽车设计国际会议近日在安亭举行。会议围绕“新机遇”的主题,国内外车企的汽车设计师、知名院校教授及设计专业学生汇聚一堂,共同讨论互联网、大数据冲击汽车行业,同时80后、90后即将成为汽车消费主题的背景下,汽车设计所迎来的机遇和挑战。
而在国际会议召开之前的10月26~30日期间,一群来自学校汽车设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和来自汽车企业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汇聚在同一间工作室中,围绕“2030年中国农村用车”的主题,各自展开了集中的设计工作。他们从动物、机械、建筑等方面获取灵感,用一系列关键词表达他们的设计情感,绘制出构思草图,用纸片搭建出简易模型,最终设计出近乎实物的概念图。要在五天中完成从灵感到概念图的汽车设计过程,平均每人每天要画15张图,工作强度非常大。他们为此不分昼夜,却乐此不疲。笔者亲眼目睹了工作室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每个学员都沉浸在设计工作中,四周的墙上贴满了他们的想法和为此绘制的设计草图。他们的设计作品充分考虑农村的道路特点和日常使用的需求,大胆地将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的因素纳入其中,同时也为车辆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兼顾载人和载货。
来自企业的学员拥有数年的工作经验,因此显得驾轻就熟,所绘制的设计图也更加精致,令在校学生感到佩服。但比起已经工作的学员,在校学生的设计则显得天马行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的车辆甚至脱离了传统汽车的外形。对在校学生来说,参与这样的活动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可以与来自企业的前辈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一项挑战,他们必须跟上其他学员的节奏,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的设计工作之中。
Tim Huntzinger担任此次活动的讲师。他拥有丰富的汽车设计经验,对于每个学员的设计都给出积极的评鉴,同时提出最有效的建议。Tim表示,对所有的参与者来说,Workshop项目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即使是来自企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参与者,他们通过活动也学习了如何获取更多的设计灵感,重拾对汽车设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