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说|6名大学生打造“未来城市”,智能交通见雏形
【编者按】智能交通、车联网是近年热议话题,但始终停留在热议阶段。具体实施除了配套设施的健全,还需要智能汽车或者智能终端设备的更新迭代。所幸的事,我们看到国人并没有落后脚步,即使在求学阶段,已经有一批有志青年试图打造未来智能交通系统雏形,解决人们出行后顾之忧。
由于是学生项目,资金和资源有限,来自同济大学的6位莘莘学子打算以缩小比例模型的形式去构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取名为“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他们关注到当下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有机关联,其中的商机无限。
因此,交通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事故与问题频发的城市中,急需出现能够帮助解决交通问题的助手。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智能交通系统能在便捷性与安全性两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
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负责人李秋建(左一)及团队构建的城市交通模型
采访中,项目负责人李秋建向汽车财经网讲述了构建这一智能交通平台的缘由。在缺乏物联网的过去,想要完成道路上车辆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不可能的,因此,当时的城市交通的便捷性以及效率是无法保证的,无论是前方路段未知的堵塞或者人工计时收费的停车场都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小的麻烦。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城市的交通中,不论是载具与道路的联系或是载具之间的沟通都会有着实质性的改善,我们的项目就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模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李秋建说。
这一年轻的创业团队选取了城市的一角搭建联网城市模型,同时挑选一些交通运行的片段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展示。通过1:14的汽车模型加以改装,同时配备有项目成员自行开发的算法、Wi-Fi模块、RFID模块、摄像头系统等,较为完整地将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全方位模拟。
据李秋建介绍,如今的模型能初步实现智能车联网共享、车路交互以及新型公共服务模式三个部分。
车联网共享:将每台车辆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合理地变成公有信息,形成信息的共享,并且通过手机APP进行用户与车的交流,提高效率。
车路交互:通过车联网技术,做到车与道路的通信,使车与交通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车与信号灯的互联也能够更合理地分配道路资源。
新型公共服务模式:网络预约专车、协同执法、车辆救援等情景模拟,整个智能交通系统能更完美地服务于未来城市。
由此,我们看到学生对于未来智能交通的期许。但仅仅实现以上三部分还远远谈不上智能,只是为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信息传播提供便利。事实上,一些主机厂已经在自家新产品上开始尝试车与车、车与城市交通信息联通的功能。
另外,安全问题、配套设施、设备维护与保障都是可预见的问题。据项目负责人李秋建说,他们现在设计的智能交通建模的信息传递完全依靠Wifi,因此,在真实生活中,网络环境的搭建同样是构想得以实现的前提。而现如今,这些都还无法实现,李秋建和他的团队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不过,敢想敢做是如李秋建一般的大学生最大的优势,汽车产业领域也需要这些敢于创新的新生力量,从点滴做起,以构成充满智慧的未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