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说】“大创汽车”贾维新:为自主汽车零部件做有“情怀”的事
【编者按】随着汽车行业的高歌猛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无疑也成了香饽饽。然而外资企业主导技术始终让这个领域呈现了一边倒的现状。近日,上海大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的贾维新博士就其创业的动力和未来的发展与汽车财经网的记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
汽车的塑料件是每辆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进气歧管、塑料缸盖罩亦或是空气滤清器系统,都离不开这些塑料件。然而国内零部件企业不但在质量和品牌上还需进步,在产品的研发方面尤其需要尽快得到提升,因此当下急需有一家企业起到担当的作用。
而主营汽车动力总成周边功能性塑料件开发及NVH技术支持的上海大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情怀”是创业的动力

从采访的一开始,“大创汽车技术”的创始人贾维新博士就一直提到“情怀”一词。主修发动机的贾维新博士从在校做科研时期就已经开始对汽车进气系统的NVH进行研究。因此,在毕业后他也顺利加入了主营塑料件和滤芯的德国零部件企业--曼胡默尔集团。
在外资零部件企业就职多年,一路从项目经理走到了上海地区研发经理,这让他逐渐开始对这个行业有了深思。十年前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快速发展与十年后在技术能力提升上步伐缓慢,让贾维新有了创业的念头。
在此之后,贾维新利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去各大一级供应商做市场调研,想了解当下这些供应商的研发驱动点在哪。结果,得到的答案自然令人失望,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大多数一级供应商企业被迫选择低成本的制造从而进行价格战。
此外,在贾维新看来,中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至今的30年左右时间里,我国始终希望通过市场换取技术。在整车研发和生产方面,国内OEM的研发、质量、制造等等环节还是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从零部件企业来看,作为汽车的核心,这一块却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而国内零部件企业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创新乏力。
当这些创业的“基础”都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股“情怀”的时候,无疑将耿直的“理工男”内心的想法完全激发了出来。而创业的目的对于贾维新来说,倒也近乎“简单粗暴”,就是想做国内功能性塑料件的领导者。
目前主营“技术”支持

提到公司目前开发的业务,除了办公桌上摆放着的一些进气歧管和塑料缸盖罩以及空气滤清器样品外,贾维新博士笑称自己当下给公司的定位更像是一家技术支持和咨询公司。
考虑到国内一级供应商生产的零配件与外资企业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大创汽车技术”借助“中间进入”的模式打开市场。通过其本身良好的开发能力为国内的一级供应商提供开发上的技术支持,从而在最终出产的产品上能够与国外主流的供应商进行竞争。毕竟从主机厂的角度来看,一流的开发结合低成本制造的打包组合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大创汽车技术”在NVH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在零部件本身,而它的发展自然也就体现在为主机厂提供解决方案。除了传统内燃机汽车引起的NVH问题外,“大创汽车技术”也致力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速器和压缩机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因此,针对不同的企业“大创汽车技术”会有一个不同开发的周期。目前主要有两种合作方式,其一是从项目开始前就完全介入,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和概念设计,这样长周期合作开发直至产品SOP,周期约为一年半至两年。而另一种合作方式则是以一级供应商和主机厂的后期“危机”解决为主,基本是以“渡过难关”为目的的短周期合作。
开发与生产是未来走向

采访尾声,汽车财经网的记者也向贾维新博士提到,是否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会以技术支持和危机解决为主?对此贾维新博士表示,目前与“大创汽车技术”展开合作的企业已经有了不少,多数为生产塑料件的一级供应商。此外,上汽乘用车、五菱、上汽大通、吉利等主机厂,以及某些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主机厂也与“大创汽车技术”有着间接和直接的合作关系。
但提到未来的走向,他依旧坚持自己的那份“情怀”--做国内功能性塑料件的领导者。作为一家以创新为基础的公司,目前“大创汽车技术”已经与上海交大合作进行一些Innovation孵化项目,在天津入驻中汽中心瑷车众创孵化器,旨在借助于国内一流高校和研究所资源进行创新,因此“大创汽车技术”的下一步将会瞄准新产品创新,并借助于合作的工厂平台实现高功能性塑料件产品的产业化, 根据法规和技术的导向,进一步开发更高端的塑料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