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泊车、无人物流配送……当黑科技扎堆出现,你最期待哪一种?
【编者按】当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多个创新示范项目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围绕不同主题场景,同台进行实车动态演示,相信在场的每个人都会期待起这些黑科技能够早日真正走进生活中。
当车辆到达指定目的地,下车的同时在手机端下达停车指令,车辆自动从下车地点规划行驶路径,开进停车场的指定车位停好。需要取车时,用户再通过手机端发出指令,一键召车。整个泊/取车过程只需要动动手指。这不是汽车“成精”了,而是一个典型的限定范围内低速无人驾驶应用场景。
上述场景发生在近日,由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主办的“星辰计划”2018年度第一期示范应用场景展示发布会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多个创新示范项目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围绕不同主题场景,同台进行实车动态演示,并共同探路其商业应用的市场前景,成为该活动吸引眼球的最大亮点。
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找准场景是关键。“智能代客泊车”就是一个为智慧化城市和社 区提供更高效运营管理解决方案的合理命题,且有望成为智能驾驶领域最早实现落地并 转化商业价值的应用场景之一。
自动泊车背后的技术实力
当天进行智能泊车演示的企业包括禾多科技、众桢科技和欢腾智能(环宇智行子公司)。这几家公司的演示各有特色,均展现了其技术实力。
禾多科技针对用户对于智能化泊车的需求,提出 L4 级别的代客泊车量产解决方案—— HoloParking,运用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和定位能力,使无人驾驶的泊车全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同时,该方案面向量产,可有效降低成本,具有大范围推广的基础。
众桢科技展示项目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小脑”,是一个将车辆预计行驶路径转换成具体横向和纵向控车指令的车辆操纵系统。该系统对于车辆端,根据车辆线控化和智能化等级的不同,抽象出转向、制动力、动力请求或速度闭环接口。对于上层感知决策及路径规划端,提供基于预期行驶路径、道路信息的抽象接口。
欢腾智能的系统可与停车场设施进行通信,自动获取地图和分配车位信息,进行定位和路径规划,自主决策确定行驶路线。其次,车辆上安装完整的360度立体感知系统,在招车、停车过程中始终检测障碍物和停车标线。
聪慧小巧的无人配送机器人
为解决城市配送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市场痛点,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将包裹从站点和运货车配送至写字楼、社区、园区、校园等地的终端用户手中,两家“星辰计划”参演团队将自动驾驶技术与物流配送相结合,给出了他们各自的理想解决方案。
京东X事业部自动驾驶中心团队带来了一款无人配送机器人,它外形小巧,具备不同大小的载货舱,可按既定路线自动导航行驶,并具备路径规划、智能避障、车道保持、智能跟随等功能。自动行驶到目标建筑的指定位置后,它会通过京东 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用户到配送机器人前输入提货码就可以打开货仓,取走自己的包裹。
真机智能所展示的无人配送小车采用黄色涂装,被称为“真机小黄马”。它已经迭代至第4代,六轮设计,车高在1m左右,承重30kg,速度可达12km/h,爬坡高度35度,续航可达8小时,定位精度1-3cm,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陆续在清华大学、中关村智造大街、多处高档小区完成了L4级别10000km路测,并拥有超过10家行业龙头客户。
连充电都能“解放双手”
智能驾驶时代,在解放驾驶员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为无人车的持续运行提出挑战:如何解决无人驾驶条件下的车辆自主充电问题?
Lumen 陆盟(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得到高通公司(Qualcomm) 无线充电系统的技术授权,将高通的专利技术应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开发和制造。据介绍,陆盟在汽车行业拥有30多年的技术开发积累,将采用高通无线充电技术的产品做到车规级,并且在这一领域已有2年的投入。其无线充电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可达90%以上,同时有最高级别 的安全防护,包括电磁辐射防护、异物检测FOD、生物侦测保护LOP,和定位、通信等 功能以搭配自动泊车、自动驾驶和动态充电道路等趋势。
环球车享(EVCARD)展示了机械臂自动为车辆插上充电连接器的无人化自动充电。该技术集成了机器视觉、机器人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车、桩之间的无人化、自动化连接充电,系统具有作业空间范围大、适应功率区间广、标准兼容性好、便于云平台监控等优点,尤其在共享汽车、自动驾驶、大功率充电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屿钲新能源的展示内容为电动小巴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的初级线圈与固定于车辆底盘的次级线圈的电磁耦合来传输电能。由于初级线圈安置在地表,次级线圈固定在车辆底盘,因此无需额外占地建桩,充电模式全自动而无需人员手动操作,且完全不 受恶劣天气影响,安全等级相对有线充电方式有很大提高。
这些展示项目均来自于“星辰计划”,该计划自去年11月28日发布以来,通过政策补贴、研发空间、测试场地、商业落地及推广平台等全方位资源的整合,扶持汽车领域新技术与新模式的示范应用,以推动多个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共享化的使用场景更快地实现商业落地。
在这些“黑科技”中,你最期待哪一项尽快实现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