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民:“共享经济”下,知识共享如何影响创新
【导读】2017年3月17日,“第三届中国汽车财经年会”于成都洛带举行,本届年会由汽车财经网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同济大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共同指导,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支持,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盼达用车、大陆集团共同协办,轩致传媒、评驾科技、上海众调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汽车财经网首席导师高卫民在论坛上发表了《“共享经济”下,知识共享如何影响创新》的主题演讲,以下是部分精彩观点的荟萃。

共享经济的情况下,怎么来理解知识共享,大家知道共享是必然的趋势,共享也存在三个层面,首先是信息共享,接下来是资源共享,最高层次就是知识共享。
知识是剥削的最终手段
在我看来,知识就是剥削的最终手段。知识剥削的过程怎么样,我在汽车行业做了这么多年,我们基本上没有一个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后都是在引进技术,但是今天再来看看我们引进的技术,我们只是在引进一个汽车最末端的的生产过程,我们所赚的钱在整个汽车业里面是最少的一部分,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在为发达国家做贡献。这个贡献是为什么产生的呢?就是知识产权,我们尊重知识产权,但是用知识产权来获得超过知识产权本价值的利润,这样的过程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关于全球分工。发达国家是科技领先,我做前期的研发和科研的事情,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就用技术去制作产品;非洲作为农业国家,主要种粮食种棉花。全球像一个大家庭,但是这样的分工会导致非洲人和在德国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一样吗?肯定不能。能源消耗方面,西方是中国人的六倍,在非洲不发达的国家可能超过十倍,这是不平衡的。
关于希腊文化。希腊科技、文化、哲学都走在世界最前列,所以在西方的意识形态下,无论是德国人、英国人,还是欧盟完全认可希腊的知识传播导致了欧洲文明的起步和发展。所以对欧洲人来说养着希腊人是应该的;希腊人则认为,用知识来剥削你们是应该的。我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也会这样,如果这样的剥削存在,我们中国是剥削谁呢?
知识共享如何影响创新
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追求利润,不应该只追求制造业的利润。要有国家的调性,有民族生产的权利,所以在共享经济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相互的协同,如何看待积累的知识,如何看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如何用好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做?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个汽车工作企业发展和工程开发,这将是一个创新,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服务于个人、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国家,我们如何来达到这三方面的“服务于”?由于在30年的汽车工业发展过程当中,集聚了这样的机会和人脉关系,我们建立这样一个非盈利的组织机构,通过对国家制度和企业制度的联合,来帮助创业者来帮助地方政府,或者帮助行业来解决一些疑难的重要的前瞻性的问题,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知识共享的雏形。
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府智库,行业咨询、服务创新、帮助创业。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前期所掌握的知识能不能形成一个产品,能不能被市场所接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所做的,包括汽车财经网现在所做的是:如果你要创业,我们就要全力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