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专题之二】又见“3.15”—回顾2014年汽车消费者维权大事件
【编者按】每年一次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日渐临近,一场“维权盛宴”即将展开。近几年,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两者之间的摩擦也随之增多。作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施行的第一年,2014年有关汽车产品的纠纷却有增无减。在此,汽车财经全媒体为您总结了过去一年中的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
1.雷诺广州车展维权事件
问题:雷诺汽车漏油、啸叫
维权及处理:几名消费者在广州车展雷诺发布会开始之际,提前“抢镜”亮出维权横幅-“漏油啸叫哪家强?雷诺坑爹没商量!”,引来了大批媒体和观者,现场一片混乱。但结果是在保安的治理下,“维权男”被带离了现场。随后,该事件影响被大众速腾车主的“车展维权闹事”盖过,成效也不了了之。
2.特斯拉在非京沪地区延迟交车订单引发车主维权
问题:2014年4月,北京、上海两地陆续有预定特斯拉的客户收到提车通知,但一批早已向特斯拉交付25万订金的非京沪客户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收到相关信息。且特斯拉除了可以随时为北京地区协助安装充电设备、上海4月才可外,京沪以外地区则全无消息。
维权及处理:有受骗之感的客户在与特斯拉中国沟通后,得到的回答却是这样的:“并不存在按预定顺序交车的承诺,即使个别人有此类说辞也不能代表特斯拉公司。京沪外的客户无法同时交车的原因在于人手不足,特斯拉目前没有时间在京沪外开辟更多的服务中心。”曾经收取订金的销售人员也只是让这些客户与特斯拉后来成立的交车部门联系,不再回答任何问讯。鉴于此,一封由23名特斯拉中国客户委托起草的律师函寄往了特斯拉中国。但是在寄出律师函之后,事情也并未如想象中得到圆满解决,最后导致车主怒砸豪车以示“抗议”。
3.速腾断轴门事件
问题:速腾后轴纵臂断裂
维权及处理:2013年开始,有关速腾车主的各地维权事件不断,论坛、QQ群、车展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一汽大众面对这些“闹事”行为,格外淡定。开始不承认有设计缺陷、表示只是少数人存在断轴问题,后又承认设计缺陷但声称国内生产配套能力问题只能给予安装金属板并且为断轴车更换耦合杆式后悬挂的解决措施,最后才表示可以更换独立悬挂。这样的结局完全是消费者“拉锯战”的功劳啊!2014年10月17日,质检总局网站发布公告称:一汽大众将在全国召回56.36万辆新速腾和1.74万辆进口甲壳虫。至此,“断轴门”事件也算圆满。
4.迈腾正时链条故障车主维权
问题:迈腾正时链条出现故障,且不是个例
维权及处理:据国内某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涉及迈腾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已达1277条,多数问题均是正时链条故障。因为肯定迈腾有产品质量问题,车主们认为没有理由自费进行维修。因此,纷纷希望一汽大众能够退还维修正时链条所花费的上万元费用,而厂商客服给予的答复却是,车已经过了保修期,车主只能自费解决。
5.奔驰“毒气门”事件
问题:奔驰C200车内部分气体超标,导致车内人员轻则咳嗽、嗓子不舒服,肺部感染、皮肤过敏、免疫力下降,重则流产或现畸形胎儿等。
维权及处理:在深圳,就有超过160名奔驰C200车主深受“毒气”所害。他们通过QQ群、聚会等方式联合起来,在网站发帖进行维权。奔驰车主的维权行动可谓由来已久。不过,奔驰官方却始终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傲慢的姿态来回应这些车主的无奈和愤怒。
总结可得,《新消法》的实施似乎并未加重消费者的维权砝码。消费者,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汽车行业,间接地反映了当前中国依旧滞后的消费维权环境。这也令“3.15”承载了人们太多期望。但愿这场消费者的集体狂欢盛宴,不只是在每年的这一天大快人心,还希望有关部门在执行力上下足功夫,让它真正形成一种消费者有保障和厂家有责任感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