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环境”下的中国汽车厂商
【编者按】目前,中国车企在全球征途中已经慢慢放弃了日本及韩国车企的低价渐进模式,转而依靠高科技、提升产品溢价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然而在特朗普时代,中国车企在美国市场的战略将会如何?
最近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文称,中国车企在全球征程中追求高科技和溢价、摈弃日韩低价渐进模式,要“大踏步前进”。
如果中国车企领导人确实有此想法,那也是缘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也就是所谓的“弯道超车”。当然,客观案例也确有存在。
中国的比亚迪汽车早在2013年起就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兰开斯特生产续驶里程为250km的电动大客车,售价高达50万美元。今年又宣布扩大产能3倍。前不久,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投资2200万美元,为荷兰、英国和法国的城市生产电动大客车;
中国的新兴造车企业蔚来汽车同样在前不久开幕的洛杉矶车展发布了超级智能电动跑车EP9;
为法拉第未来汽车公司提供资金的乐视集团创始人贾跃亭欲超越特斯拉,制造一款架设在4个轮子上的智能移动设备(显然先进于当年李书福4个轮子上的沙发),引领汽车行业跨越到一个新时代。尽管目前已经遇到了资金链断裂的险情,但汽车项目尚未宣布放弃。
虽然,中国车企的冲劲令人起敬,但有些问题不能不充分考虑和准备预案。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丰田踏板门、2015年大众排放门,以及最近丰田又摊上倒霉事——因为皮卡和SUV的防锈工艺做得不妥,导致车身过早锈蚀,引发消费者投诉,因此又出现了一个“锈蚀门”,赔付35亿美元了断这桩官司。
这“门”那“门”在美国不断发生,但这从来都是针对外国厂商,特斯拉屡屡起火闯祸,并致死人命,却从未听说什么官司赔偿。所以美国的“地方保护主义”也不差劲。在大谈全球化的奥巴马时代尚且如此,如今崇尚“孤立主义”的特朗普上台,那就更没有外国厂商的“好果子”吃。因此,不得不提醒有志于远航美国的中国汽车厂商们千万注意:如果真像《福布斯》所说的“大踏步前进”,那就可能要准备上百亿美元的“风险门基金”。倒是比亚迪的办法不错,在美国开厂就算“当地企业”了,相对而言风险小很多。这一点其它厂商值得借鉴。但关键是产品要遵守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的规定,摈弃在国内的那种侥幸心理,保持产品一致性,尤其是那些还不太靠谱的自动驾驶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