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南国胜景,长安马自达“有戏”旅程
【编者按】9月10日,长安马自达“2016驭马自由行”第三站“戏曲寻踪”从江西赣州策“马”启程,在国境之南开启一段传统戏曲文化的寻踪之旅。从赣南采茶戏到福建梨园戏,再到广东潮剧,共同领略地方戏曲的极致韵味,从中感悟中华曲艺文化千百年来延绵至今的深厚底蕴。
初 遇
赣南客家采茶戏是我国茶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方面,它汲取采茶歌与采茶舞的精髓,生活描绘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日常;另一方面,它受到花灯戏的影响,于内容之上增添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使其在戏曲界自成一派并传承至今。
赣南客家采茶戏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其表演手法中的“三绝”——丑中见美的 “矮子步”、富含情趣的“单袖筒”和千姿百态的“扇子花”。在赣州市的五龙客家风情园,“驭马自由行”的车友们有幸得到著名采茶戏丑行表演艺术大师谢国雄老师、当家花旦薜荔老师、当家老生李德峰老师的现场指导,换上一身斑斓戏服,体会“三绝”的曼妙之处。
寻 梦
下午,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一首《蔡伯喈》曲目,演员或掩面揉目,或拂袖挥衣,严丝合缝得配合着鼓师时而细密时而缓慢的鼓点,以婀娜的身姿和圆润的唱腔倾诉着千百年前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泉州梨园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历史长达800余年,其中的一些手势甚至可以从敦煌壁画上找到出处。据介绍,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且颇有法度,甚至有一套极其独特、严谨的基本程式,被称为“十八步科母”,”对手、眼、身、步等每个动作都做了严格规定。
情 醉
在此次戏曲寻踪之旅的终点站,“驭马自由行”车队寻访了广东潮州的潮剧。潮剧原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经过积年累月的吸收融合,继而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和形式。
戏服是舞台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剧的戏服更是格外讲究。就式样来说,不同身份的角色皆有相对应的穿着,就连颜色也不尽相同,例如金黄色便是皇帝或地位最高的神仙专有,而小生则穿红蟒,老生穿青蟒或白蟒。如此一来,戏服上图案和花纹的制作就显得尤为严苛了,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潮剧匠人毕生的心血便在穿针引线间注入件件精美别致的戏服里。
总 结
驭马车队,戏曲寻踪,工业文明与古老戏曲相互碰撞,迸发的不仅是已收藏进每个驭马者心中的戏曲之美,更是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与分享。而这自然是驭马自由行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