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
【编者按】车联网像我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一样,看上去很美。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车联网有多热?打开Google键入“车联网+2014”,0.29秒之内就会返回130万+的结果,依靠智能手机App,互联网公司们的触手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互联网能轻而易举让我们的思想上路,然而互联网想让我们的身体“在路上”,那我们需要的是“互联网汽车”。
然而现在说要让每个普通消费者都能体验车联网,那或许还为时尚早,从车厂到互联网企业,都面临车联网概念还too young,车联网产品还too simple的问题。
目前的产品大多还是硬件+App的模式,而且大多不是厂商主导,而是车载终端为主导的后装市场。对于司机来说,使用这些服务的场景,却是与安全行车的要求所冲突的:任何司机都不想在驾车时还要低头看手机。最近也很火的HUD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何让风挡上的图像不过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后装市场产品各种各样,如何让这些设备或应用实现互联互通,同样要耗费巨大精力。
在整车厂主导的前装市场,存在着低配置车型覆盖不足的问题,各大厂商的产品比如安吉星、G-book、Carwings等,用户存量并不多。某些品牌的产品几乎就是一个营销的噱头,根本还不足以投入商用。在被认为前景更好的商用车市场,则存在着各地管理部门要求不一的问题,若车厂所预装的设备不能满足有关部门对于车辆监控监督的要求,就无法接入,这也是为什么本该在商用车车联网设备方面大有作为的厂商难以起手的原因。
即便是厂商已经在自己的产品上预装了自己的车载系统,由于各厂商系统架构不同,应用的开发也就受到了限制:整车厂在应用开发方面并不擅长,互联网开发者则要面临一个应用要写很多次的重复劳动,而产品的硬件还涉及到了供应商。CarPlay和Android auto或许是这个问题较为不错的解决方案。
另一个问题是运营商的问题,车联网没“网”,那就无法实现所谓的“云计算”、“大数据”,也无法实现数据层面的共享和远程管理等功能。而谁为庞大的数据流量费用买单,如何让消费者享受价格合理的服务,这需要各合作方的深入讨论。
车联网市场如今是如此活跃,国际巨头Goole、Apple等公司都针对汽车推出移动系统和以及相关外设,国内互联网三巨头BAT也都积极与汽车厂商开展合作。然而这是一个现在看上去很美的愿景。互联网是一个“轻”行业,传统汽车行业则是“重”的代表,互联网行业如何“四两拨千斤”,传统汽车厂商又该如何“举重若轻”地将互联网企业对大数据以及用户体验的把握和整车厂在汽车硬件制造和前装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