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沙龙】环球车享高级主管杨大为:分时租赁在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有哪些探索?
【导读】2018年1月9日,由汽车财经、上海汽研主办、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支持、轩致文化传媒承办的“智能汽车交互体验设计沙龙” 在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此次沙龙特别邀请了上汽集团、奇点汽车、驭势科技、环球车享等专业嘉宾分享行业最新技术与趋势,同时探讨2018年4月20日的“智能汽车交互体验设计(国际)论坛”的主题与方向。以下是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需求分析高级主管杨大为精彩观点荟萃。

首先感谢主办方给我们这次交流的机会,其实蛮开心的,刚才讲到无人驾驶,也有讲到智能造车很多的环节。像上汽的造车,我们同时是做共享汽车的,接下来我们共享汽车以后,发展的方向可能是终级目标就是无人驾驶,今天都会涉及到。
在分享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上汽环球车享的规划部,我之前在思科、展迅、万达做过一段时间的芯片,做了一些产品的规划,我们主要研究的领域一个是用户分析与趋势研究,体验设计、产品创新和商业化。做这个自我介绍,希望可以跟大家有更深入的交流。
我们主要是从这几个角度讲一讲,因为现在是2018年的1月9日,也是新年的开始,这里跟各位业界同仁汇报一下我们环球车享现在的现状,也讲一下我们的情况,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用户,讲一下我们的发现,也会说一下来自于一些用户的声音,最后会有一个分时租赁模式的展望。
刚刚大家都讲了很多关于未来包括无人驾驶,包括AI、VR这种虚拟现实,感觉都属于诗和远方,我现在把大家拉回眼前,是不是有点残忍?
环球车享本身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是2016年的5月份成立,到现在是一年半的时间,但是EUCRAD这个品牌是上汽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营运的公司。到2017年的12月份,我们现在是进入了56个城市,在28个城市运营,我们投入的车辆是260000多辆,我们用户的注册会员数现在是达到了180万用户,我们的订单现在是达到了982万笔订单。对我们全国运营的数据做了一个简单的用户画像的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是在21—38岁,男性居多,基本上我们的用户绝大多数追求几个点,一个是便捷、经济,对于生活品质和半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有一点追求,我们现在看现在的出行方式,从5—50公里,有公共汽车、分时租赁、出租车、专车、私家车,那也就是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其实还是蛮多的,我们对0—100公里这样出行的区间做了一个区隔,以上海为例,在以前的时候,0—5公里的时候,大多数选择步行、单车、电瓶车作为主要方式,从50公里之内,大多数选择公交和地铁出行方式,在100公里以内很多选择私家车,主要是A到B点交通的出行。
在现在不是这么简单了,现在的出行已经和服务在一起,分时租赁主要集中在5—50公里,这是之前的一个范畴,之前为什么这么低?因为之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是一个硬伤,顺便做一些广告,我们刚上了荣威的ERX5,现在可以达到200公里的续航,我们分时租赁的续航里程,如果算来回的话,单向150公里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对分时租赁出行服务做了一些探索,我们从用户的用车场景、目的,包括去挖掘他们背后的痛点,我们把这些痛点作为一些突破点,去验证一些可行性。比较有意思的是分时租赁和地域性也会有关系,我们从用户的出行习惯,使用的习惯,包括车型配置,到最后的情感诉求。
我们与网约车不同,我们本身是一个资产很重的运营模式,从租赁前、租赁中、租赁后以及到下次复租,我们从用户体验的流程,我们从中摘取了一些可能和车型,可能和充电桩、车位以及和相关的车载的设备相关的内容,我们做了一些调研。我们看到分时租赁用户有一些典型的出行习惯,他们会选择公共交通,会选择分时租赁,包括网约车、私家车,在不同的出行场景,他们会选择综合的出行方式。分时租赁主要是非高峰时段和公共交通更多未触及的领域,我们发现在郊区和夜间的时候,是分时租赁的高点,他们主要是因为经济便利和私密。在我们平台上面,我们目前采用的分时租赁全部是电动车,在右边其实可以看到,可能目前一些局部的平台,包括华晨宝马,荣威的海马,奇瑞、北汽、江淮包括长安,还有一些其他的车企。
我们采用这么多车型,其实是有很多的隐患。针对我们这个平台运行的车型,我们做了一些调研,我们发现微型两厢车和紧凑级SUV可以满足需求。从微型车角度来说,他们的用车场景主要集中在上下班出行以及办一些事情,紧凑型SUV他们适用的场景,一个是节假日的自驾游的出行,另外一个是商务场合,另外一个就是解决续航里程的痛点,解决以家庭为单位的出行。
我们对这些城市做了调研之后,我们发现用户的诉求点,对于车型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几个纬度,一个是安全、舒适、智能,安全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如果大家坐过EUCRAD或者其他的分时租赁的车型,这些车的配置不是那么高档,有点像出租车,出租车的配置在所有的车型当中都属于简配,分时租赁的车型绝大部分也是简配。简单配置是可以,但是有些必须的配置还是需要的,包括在娱乐配置的时候,像车载蓝牙,基本上70%的用户都认为这个是非常必备的配置,因为大家都觉得我不太喜欢听收音机的东西,我喜欢听到我自己手机里面的音乐,所以被大家认为是硬性的配置,还有一点是智能化科技的配置,我们在调研的时候,我们把特斯拉的车型拿去给用户讲,包括我们线上实际运行的宝马X3,特斯拉也是给大家这种科技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当我们把这个车型给用户体现时候的时候,用户都觉得这款车非常好,如果让我尝试的话,我愿意去,但是他们不愿意经常租赁,可能还是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
这是我们在访谈过程中,用户对各种各样的车型满意度的回答,这一页主要讲的是我们分时租赁的车型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说用户集中表达出来的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是续航里程,一个是车况等等我们也是围绕这些点进行改进。
刚才我给大家展示的是我们平台上运营这么多品牌的车型,大家都知道在电动车的领域,所有的车型都在尝试做创新,他们操作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包括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厂家,不同品牌的车型操作上来都不一样,包括启动,包括旋钮挂挡都不同,所以这给我们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利。在我们平台上面也会有休眠用户、低频用户、高频用户,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平台上面高频用户尽可能多,我们想怎么把休眠用户怎么转化成高频用户,有一个不同的点,就是这个车辆怎么能够方便地使用,我知道很快就可以上手。
这个是我们在去年1—7月份从400电话里面,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最后一块也是关于质量的问题,要说车辆操作不明确,会给大家从休眠用户转化到低频用户,第一次使用有很大的关联,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使用上不知道如何去使用,在第一次不知道使用的时候,他们就会放弃。
我们就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就是我们通过鼓励免费适用的方式,增加车辆的使用程度,第二个是我们做一些测试,我们在EUCRAD做了一些车贴,告诉用户不同的车型使用流程是怎样的,第三点我们希望在汽车仪表盘表现中控屏做一些开机的画面,这样可以使平台有一个一致性的输出,不管说一个用户用了奇瑞的车还是用北汽、宝马的车,不管是在上海、北京,或者在海南,不管哪个城市,都是我们EUCRAD给你提供服务,而不是不同的厂家给你提供服务。在我们的运营企业里面已经有26000辆车,实际上没法做第三件事情,需要跟各个不同的厂家去定制,而且成本比较高,所以我们为了在现阶段去解决这个事情,我们采取了第二种手段,我们做了一些测试,使用手册去引导客户操作。
这里我想讲一点,我们在讲用户体验的时候,我们讲科技智能的时候,其实并不一定要用多少高的科技,我们只要解决怎么能够快速、便利地能够使用你的产品就可以了,我们再做这个体验的时候,还是要考验到成本。同时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有些用户会说你们车里面太脏,我们也会考虑一些解决方案,我们在这个车的座椅上面使用一些超疏水铺层,还有一个是雨刷没有清洁剂,你像中国很多城市都有雾霾,如果车辆没有及时清洗的话,车是很脏的,雨刷是洗不干净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车辆占位,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我们自己租赁车位,我们自己建充电桩,但是很多的网点上面,我们的车位被别的车占的,我们没办法用行政的力量阻止那些质量站位,大家想过不同的方法,比如说用车位锁或者贴条,他们都会请一些开锁师傅开锁,然后把锁拿走,我们再讲人机交互的时候,对于EUCRAD来说,我们不光是车内的人机交互,更多的是关注车以及充电桩,以及车位整体的交互,因为我们网点非常多,我们在上海将近2万个网点,因为牌照的限制,我们租你EUCRAD的车,经常找不到车用,实际上不是我们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牌照受限,我们在核心网点慢慢会做到有人值守,怎么把车装一体化,还有一点就是紧急热线,我们车在运行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复杂,有些车存在运营的问题,我有时候也会看到我们EUCRAD的车,直接就停在路上抛锚,环顾四周一个人没有,这些司机会觉得我如果打400,他们可能会觉得很麻烦,当你使用EUCRAD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在车上有一个一键呼叫的安全,我们也会提高响应的速度。
这里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是在重庆,重庆的地形坡多,弯道盘山,而且即使是导航,当时是用了高德和腾讯的导航,导航也会经常导错地方,在重庆开车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而且上坡非常多,我当时开了一辆车,在坡道上面正好有一个红灯,然后就停在坡道上面,当我一松刹车的时候,发现这个车一直再溜车,第一反映是紧张,第二反映是我看后面是辆什么车,结果是辆奔驰,我后来一查这个车是没有刹车辅助,如果做分时租赁,你的车没有这个功能,又在重庆这种山城运营的话,对于后期的运维会造成挺大的影响,如果做分时租赁和共享汽车,是需要考虑当时地域的关系。
这个是关于分时租赁模式的展望,实际上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是把自动泊车、自动充电这些场景结合起来,这也是无人驾驶应用的第一个商业化的场景,我们是在上汽、蔚来一起做合作、研发。整个的流程包含了这三项技术,比如说我们现在马上散会了,在散会的时候,我可以把车从停车场一键启动、一键呼叫,让它到楼下,我就直接上车,我回到我家,我到了停车场,我让这个车自动地停车,充电臂会自己给车辆充电,在整个换车以及停车的过程中,整整实现了无人操作的环节,这是我今天关于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智能汽车交互设计体验沙龙”, 根据现场速录整理而成,如有错漏,敬请告知)
本文版权为汽车财经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