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竞争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快速成行(二)

久陵 发表于 2017/06/21 10:16:12 来源: 汽车财经

【编者按】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竞争中,所有企业必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参与到产业分工的环节之中,否则将难以立足。

通过近两年的磨合,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无人驾驶的四大生态系统。

第一大集团是由中国百度领衔,与英伟达、博世、大陆等组成的联盟。其中英伟达是全球视觉计算技术及GPU视觉图形处理器的行业领袖,与百度的智能驾驶技术合作,是在这个竞争格局中的最佳选择。而此次李克强总理的欧洲之行更见证了博世、大陆与百度的结盟,以及促成了江淮与大众、戴姆勒与北汽的合资合作,使这个集团的能力空前强大。另外,在此次亚洲CES展会上,百度展示了向现代汽车提供的与百度地图相连的导航服务和语音控制技术。最近百度又与奇瑞在硅谷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于今年开发车联网样车和高度自动驾驶样车。

第二大生态系统是以谷歌为首,FCALyft加盟的集团。从路试和将要进入汽车共享市场的意义上来讲,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最近又有捷豹路虎的加盟。

第三大阵营是英特尔、Mobileyes、宝马和德尔福,凭着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Mobileyes传感器,以及与不断创新的传统车企、零部件企业的结合,实力可称上乘。

最后一个生态系统实际上都是一些相对独立,自主行事的车企。他们相信凭着自己的实力,充其量再兼并一些初创企业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自立门户,如通用收购 Cruis Automation、福特收购Argo AI等,从而按部就班地从新能源汽车入手,搭载ADAS技术,逐步向无人驾驶过渡。其中特斯拉虽说不算传统车企,但至少也有10年以上的电动车造车历史,可称之为新兴车企。2个月前,中国腾讯以17.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了其5%的股份。马斯克行事方式较为激进,尽管之前自动驾驶事故频发,但其仍坚持2018年将推出L4级别的无人驾驶汽车。

从这四大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竞争的惨烈,甚至有点不讲理的味道。但无论如何,在这场竞争棋盘中的主导企业必须具备人工智能AI技术的硬实力,在研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的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的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核心算法有领先优势。其它提供硬器件企业也必须善于学习、不断创新。因为在无人驾驶汽车中必将失去一些传统的车器件,但也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由企业去自行把握和争取。

通过这种毫不留情的竞争进行了洗牌,但适者生存的法则也将促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快速进入市场。今年的上海车展和亚洲CES看到的局面是这样,到了明年的北京车展又将会有更惊人的发现。

相关阅读

大众推出全新品牌“Moia”…

汽车财经网12月6日讯,今日凌晨,大众集团宣布了旗下…

Waymo与Lyft成为无人驾驶…

谷歌著名无人驾驶汽车项目Waymo已经逐渐成为自动驾驶…

本田与谷歌无人驾驶欲达成…

汽车财经网12月22日讯,12月21日,本田表示,正与Alph…

日产改进ProPilot自动驾驶…

虽然日产曾计划于2018年改进ProPilot技术,实现多车道…

宝马将在慕尼黑建设自动驾…

汽车财经网12月22日讯,据悉,宝马将在慕尼黑建设自动…

博世与戴姆勒合作共同开发…

汽车财经网4月6日讯,博世正在与戴姆勒合作,推动完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