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有限总裁关润:日产在华的下一个五年

沐子 发表于 2014/08/06 14:17:27 来源: 汽车财经

“我希望,作为继任新总裁的关润先生继续带领东风有限经营团队,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东风汽车公司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董事长徐平说道。

2013年12月9日,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现任总裁关润来说值得纪念,这一天,他正式接过中村公泰手中的指挥棒,由东风有限副总裁升任为东风有限总裁。

2014年伊始,履新的关润显得精气神十足,曝光率也随着更多的亮相而大大提高。相比去年4月,笔者头一次见到关润时,在中村公泰身旁言辞不多的他,如今活跃了许多,更多了几分独立担当的责任感。

年过五十的关润看上去非常稳健,理工科出身,去年4月从日产日本公司调任到中国待命,在此之前,他的头衔是日产汽车公司常务执行董事。来到中国刚好一年的关润,其在华的职场生涯才刚刚开始,压力可想而知。

由于对汽车的热爱,关润23岁时便加入了日产汽车,一干就是二十八年。从基层的技术人员,到生产企划部主管,再到现在的日产汽车高级副总裁、东风有限总裁,关润在日产的职业经历显得相当平顺,如今身居高位也是点滴付出和累积的结果。

东风有限由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共同合资组建,投资规模在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中首屈一指。东风有限旗下事业板块包括了东风日产、东风股份、郑州日产、零部件和汽车装备,子公司众多,机构庞大,素有“大东风”之称。因此,它的掌舵手在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关润之前,东风有限日方的一把手中村克己和中村公泰,在属于他们的不同历史时期,为日产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阶段性的跨越作用。通过前两任总裁在品牌知名度和产销上的努力,新继任者关润接手的日产,基本上已经渡过了日产在华初期的水土不服和最艰难的日系危机,这一晃就是十年。如今摆在关润面前的只有两个字:突破。

日产大格局

十年已过,日产在中国按部就班落下的棋子已摆开阵势,而关润面临的挑战,抑或将比前两任总裁更加严峻。我们可以用“大日产”来形容日产与旗下品牌的相互整合,合资、建厂、生产是日产近两年在华最频繁的动作,这一时期的管理和决策将比过去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复杂。

2013年12月5日,东风和雷诺共同宣布,所组建的东风雷诺汽车公司的合资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而今,东风雷诺工厂已破土动工,整车厂项目也已启动,预计将于2014年底投产。渠道方面,东风雷诺将采用进口渠道和国产渠道统一管理模式。

与乘用车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相反的是,日产在华商用车事业正急剧缩水。2013年年初,东风与沃尔沃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的同时,日产宣布同意将合资公司东风有限旗下重型商用车业务剥离。

在合资公司中,中方与外方的博弈与妥协,前进与让步几乎是贯穿始终的,雷诺和英菲尼迪相继宣布国产,不免让人猜测,日产让出商用车业务也许是雷诺和英菲尼迪相继实现国产的产物。

而随着重型商用车业务离开东风有限版图,未来以东风日产为中心的乘用车事业更将全面发力。

在前年公布的新中期事业计划(2011年~2015年)中,东风有限计划在中国投资500亿元人民币,未来投放30种新车型。即使剥离了重型商用车业务,这一计划的产品和投资力度目前看来仍旧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两位前总裁高升要职,也将对日产未来在华事业向上拉升产生积极作用。关润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如何将日产已在华横向打开的局面,再往产品细节和渠道纵向打深。

新能源 新机遇

近年来,东风有限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屡屡尝新,尤其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战绩连连,而关润在担任东风有限副总裁期间,主要负责的便是新能源汽车业务。

自2011年9月起,东风日产纯电动汽车先后在武汉、广州、大连投入示范运营。除公共领域与政府合作示范运营之外,东风日产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启动了面向私人市场的试点运行。

日产汽车占据了全球47%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其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实力可观。无可厚非,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电动汽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日产汽车首席规划官安迪·帕尔默在采访中向《汽车财经》表示:“2015年,汽车每年的销量将达两亿台。两亿台汽车带来的污染,地球是没办法承受的。日产会减少尾气排放,同政府一起合作,为电动汽车的充电提供优惠的价格。虽然中国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起步慢一些,但是中国未来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

去年年底,一直致力于日产电动汽车发展的关润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纯电动汽车年销量超过10万辆,日产资源的分配将彻底调整,纯电动汽车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投入。”

关润的话没有错,当纯电动汽车销量上去后必然会反过来影响日产的战略方向,这一情况正在美国悄然发生。日产电动车聆风去年全年在美国市场共售出22610辆,几乎达到了2012年9819辆销售总量的两倍多,预计今年的销量有望显著超过去年的水平,日产美国已着手加大纯电动车的产能和推广力度。

而这样的增长,让关润确信,纯电动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发生逆转,日产也会慢慢倾斜资源,在中国同样如此。在关润的带领下,日产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再上一个台阶指日可待。

未了心愿

在中村公泰担任东风有限总裁时期(2008年-2013年),曾有一个公开的心愿:将日产的乘用车合资企业东风日产提升至汽车销量的第一阵营。遗憾的是,尽管东风日产在中国的网络建设和销量都在稳步提升,但在中村公泰的任期内,日产仍在第二汽车阵营,这一未实现的愿望如今又落在了关润的肩上。

为了快速适应中国的工作,实战经验丰富的关润在上任前做了不少功课,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并不比那些“老中国”差。

关润认为每个地区都存在内在差异化,比如欧洲是由多个小国组成,而中国面积大,每个区域也存在差异性。关润告诉《汽车财经》:“所以我们现在把中国这个市场分成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但是就算如此也还是不够,我们一定要更加下沉地去看这些区域内部的差异。”

通过对中国市场特点的摸索,关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中心城区,他们的汽车消费市场与一线城市有着共同点。“我们希望能够更加彻底地了解每一个省份、城市之间的异同,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这也是我们拓展经销商网络的一个策略。”

而对于如何将日产品牌再提升一个阵营,关润对此显得相当有信心,在他看来尽管日产现在还处在第二阵营,但却是其中名列前茅的,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第一阵营品牌只有一步之遥。如何向上晋级,关润心中已有三点规划。

“第一点,我们要加强本地化,比如北京车展发布的蓝鸟·印象这款概念车,采用的就是本地设计、本地制造和本地管理。尤其是在管理层面上我们更需要加强本地化;第二点,我们要应用更多的技术,技术对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非常关注环境改善、节省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同时,我们也会提升安全、质量方面的技术,日产在安全驾驶方面的技术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远远超出人们的估量;第三点,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产能,现在日产在市场份额和销量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人们对细分市场产品需求日益旺盛的刺激下,日产在华的下一个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显而易见,人才和技术的本土化将是日产未来的主旋律,在前任的铺垫下,留给关润的是在现有的棋局中如何平稳布局。

相关阅读

德勤中国合伙人许思涛:谈…

【编者按】7月9日,英国政府正式拒绝了二次公投的请愿…

林肯庞立博:打造像苹果一…

【编者按】2014年10月,林肯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短短…

马自达董事长稻本信秀:中…

【编者按】长安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同作为马自达在华两…

特斯拉中国CEO朱晓彤:直…

【编者按】正值特斯拉上海新天地体验店开张之际,汽车…

什么是车联网+UBI?--专访…

眼下智能汽车的发展正当时,而李献坤却辞去了博泰集团…

广汽吴松:2016年将是传祺…

【导读】在11月20日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正式发布了…
51La